界面新闻记者 |
贝莱德基金迎强将加盟。
贝莱德基金对界面新闻记者确认,自8月1日起,王登峰已由贝莱德建信理财首席固收投资官一职,转任至贝莱德基金,担任首席资金官。
贝莱德建信理财首席投资官一职将由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、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担任。
王登峰曾在天弘基金管理余额宝货币基金超十年之久。公开资料显示,王登峰于2012年5月加入天弘基金,历任固定收益研究员、基金经理,同年8月起管理天弘现金管家货币市场基金,任职期间该基金最高管理规模达1.689万亿元,截至2023年6月30日管理总规模7627.62亿元。2024年1月加盟贝莱德建信理财,当年3月获批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及首席固收投资官。
贝莱德基金表示,王登峰在本地市场的深厚经验、前瞻的战略视角以及广泛的行业资源,将在强化贝莱德基金固定收益平台、拓展产品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0年8月,贝莱德基金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,同年9月成立。2021年6月,贝莱德正式获批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开始展业,成为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。
自2023年以来,贝莱德基金的创始高管团队发生了“大换血”,新任高管团队更注重“本土化”的管理经验。
2023年8月,贝莱德基金首任董事长汤晓东因个人原因离任,此后董事长一职空缺近半年,后由有招行系背景的范华“接棒”。公告显示,范华曾任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、招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、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、法定代表人等。
今年3月份,原总经理陈剑因个人原因离任,并转任高级顾问。3月14日起,公司官宣郁蓓华新任贝莱德基金总经理。郁蓓华曾任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,并曾兼任旗下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,历任招商银行上海分行银行职员、招商银行宝山支行副行长等。
7月5日,贝莱德基金发布公告表示,新任刘映洲为公司副总经理。刘映洲于2023年3月加入贝莱德基金,2023年5月任公司首席信息官,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(现“摩根士丹利基金”)信息技术部总监、微软(中国)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顾问。
高管队伍“大换血”的背后,是贝莱德基金展业以来产品业绩和规模均不及预期。Wind数据显示,展业至今四年间,贝莱德基金在管的公募产品规模仅在2024年第四季度突破了100亿元,其余季度均保持在百亿元以下。
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贝莱德管理的公募规模为68.6亿元,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为31.17亿元,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0.31亿元,指数基金的规模为19.45亿元,股票型基金规模为7.13亿元。
今年年初,董事长范华就任后曾公开表示,“2024年,贝莱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平台建设。”其中,贝莱德基金对投资团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调整,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方式并制定出更适合中国基金行业的考核指标,产品表现也有了稳步提升。
范华还表示,贝莱德中国重启了QDLP(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)项目,目前正在与渠道沟通,进行运营上的准备,并计划发行全球债券和股票等相关产品。
从目前的业务布局来看,在增加产品线、不断发行新基金的背后,如何做好持营,才是摆在贝莱德团队面前的难题。以贝莱德安睿30天持有为例,该基金发行总规模为43.15亿元,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仅剩余1.55亿元。
今年4月29日,贝莱德富元添益债券成立,A/C份额合计为12.71亿元,到了二季度末,该基金规模仅剩余5.64亿元。二季度数据显示,该基金出现了超7亿份的净赎回。新基金刚开放申购赎回,为何就有大量资金卖出?
有外资公募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外资基金在适应本土化发展时,仍面临着品牌认知与渠道资源的双重挑战。为了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,外资基金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运作。
“目前几家同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,如何把外资基金的全球投研体系与本土化平台建设相结合?如何在持续扩大规模的同时,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?目前我们也在摸索中。”该人士表示。
发表评论